星期五, 十二月 05, 2003

10.全新翻译解决方案 --翻译记忆 - 闻达
当众多专业或非专业翻译人员对着堆积如山的待翻资料叹息时间不够用时,你可曾想到这中间存在着多少重复劳动!统计结果表明,虽然专业翻译领域所涉及的翻译资料数量巨大,但范围相对狭窄。例如政治、经济、军事、航天、计算机和工程等专业领域,翻译资料的重复率一般都达到了20%~80%。换句话说,译者至少有20%以上的工作是无谓的重复劳动!如果我们能完全消除重复,同时优化整个翻译工作流程,由此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对于以翻译为生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这就直接意味着经济效益了。 什么是翻译记忆?   

"翻译记忆(TM,TranslationMemory)"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的专业翻译解决方案,它与"机器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以欧盟为例,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需要翻译成各成员国的文字,翻译工作量极大,自1997年采用德国塔多思(TRADOS)公司的翻译记忆软件以来,欧盟的翻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如今,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微软、SAP、ORACLE和德国大众等跨国企业以及许多世界级翻译公司和本地化公司都以翻译记忆软件作为信息处理的基本工具。

为什么翻译记忆技术会吸引如此众多的用户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工作原理:用户利用已有的原文和译文,建立起一个或多个翻译记忆库,在翻译过程中,系统将自动搜索翻译记忆库中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源(如句子、段落等),给出参考译文,使用户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只需专注于新内容的翻译。翻译记忆库同时在后台不断学习和自动储存新的译文,变得越来越"聪明"。与期望完全替代人工翻译的机器翻译技术不同,"翻译记忆"实际起到了辅助翻译的作用,也就是 "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CAT(ComputerAidedTranslation)。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机器翻译产品的效果能让人满意,对于专业翻译来说,翻译记忆技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由于翻译记忆实现的是原文和译文的比较和匹配,因此它带有一个先天的优势--支持多语种之间的双向互译。以德国塔多思公司为例,该公司的产品基于UNICODE(统一字符编码),支持55种语言,覆盖了几乎所有语言版本的Windows95/98/NT。换句话说,一套产品就实现了各语种间的双向互译!中国用户在塔多思翻译记忆平台上进行英汉和汉英之间的双向互译易如反掌。

对于出版业和本地化行业来说,电子文档的排版工作也是令人头疼的工作。尤其本地化行业,对译文的格式要求极为严格,必须和原文档的格式保持一致。在这方面,翻译记忆产品又远远地走在了前面。目前的翻译记忆产品一般都提供各种格式处理工具,支持流行的文档格式,如DOC、RTF、HTML、SGML 和PPT等。翻译结果会自动套用原文的格式,因此翻译人员不必操心排版方面的事情,只要全神贯注从事新内容的翻译就可以了。

我们再来看看翻译记忆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软件对翻译项目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在用户开始翻译之前,软件就已经自动翻译完那些高度重复的内容;其次,再通过网络共享翻译资源,使每个局域网的成员都可以共享翻译记忆库的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软件已经自动解决了排版问题,因此校对人员既可以在记忆库里对译文进行修改,也可直接对文件本身做改动,所有结果都能正确反映到记忆库和文件里。选什么样的翻译记忆产品?   

随着TM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人们必然面临如何选择产品的问题。其实只要软件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算是真正的TM产品:

持TMX(TranslationMemoryExchange,翻译记忆交换)标准。因为翻译记忆库文件的输出格式只有符合TMX标准,才能实现不同TM产品间的数据交换,也就是说,用户在不同TM产品中建立的记忆库可以通用。

支持多语种之间的双向互译,如英译汉、汉译英、法译汉和汉译法等。

开放的翻译记忆库管理机制。即允许用户根据需要对记忆库进行分类、检索、合并、拆分及加密。因为在用户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对记忆库文件和内容的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TM产品是否提供强大的记忆库管理功能是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

支持多种常用文档格式(DOC、RTF、HTML、SGML、PPT、FM、MIF等),不需要用户对翻译结果进行重新排版。

提供术语管理功能。即通过统一的术语列表,在翻译过程中动态提示术语的译文,规范术语的翻译。

如果您所面对的TM产品完全符合这些条件,那就值得进一步评估。至于其他功能,当然多多益善,但以上几条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