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一月 12, 2004

让Blog为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服务

近两年来,Blog作为继Email、 BBS之后的又一种个人网络书写和信息发布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引起了包括微软、Google、网易等主流互联网公司和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网站的关注。与此同时,一大批Blog托管服务网站破土而出,Blog用户群迅速扩大,使Blog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新闻传播、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知识管理、个人表达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日益显现。这样一种互联网新宠,对我们的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工作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广大公共理论课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这一网络工具,让它为提高公共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服务。


Blog是英文“web log” 的缩写,其本义是“网络日志”,在国内被译作网志、博录、博格、博客等。正如它的字面意义,Blog是一种日志式的web网页系统,它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在网页上按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文章。这一技术特性与公共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信息的发布要求具有一致性。利用这一特性,教师可以在自己的Blog 上陆续发布教学内容和其他教学信息,逐步形成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呼应、与实际教学进度相一致的网上教学资料库。此外,Blog系统一般都允许用户对自己发布的文章随时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文章的发表日期和时间也可以自由选择和调整。这样,教师便可以随时对自己的Blog进行编辑、修改、添加、删除等管理,从而使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和完善。


按时间顺序排列文章的Blog,并不是只能像记流水账那样把不同内容的文章混杂在一起,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自主设置文章分类。有了这个分类功能,教师便可以在自己的Blog中设置课程讲义、阅读文献、问题解答、思考练习、作业展示、公告通知等栏目,以便对网站信息作分门别类的管理,从而更便于学生查找和浏览所需内容。
在公共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把握教学主动权,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Blog的上述功能特点为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这一方面,Blog比BBS或web论坛更有优势。尽管它们都是信息的网络发布服务方式,但由于BBS或web论坛的设计是以话题为中心的,因而更适于围绕某一话题开展讨论。在这里,任何个人发布的信息都是分散的,而且很容易被迅速淹没,这不利于教师掌控网络舆论导向。而 Blog的设计特点则突出了个人在信息发布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个Blog都可以成为一个个人信息中心。正是在这一点上,Blog被业界人士称为“自媒体”。尽管在这里也允许他人提交评论,发表意见,开展互动,但他人提交信息只能作为回复被附在文章的末尾,而不能像在BBS或web论坛中那样发帖。显然,Blog的这一功能特性使教师得以在网上公共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有力技术保障,对于确保公共理论课教学的正确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 Home